米其林國際總監米高艾利斯。 記者陳立凱/攝影 分享 facebook 也許第一印象是,
兒童電動書桌
,指南書本身有點薄。正式摘星的餐廳只有二十間,
太平美容證照課程
,其中二星只有二間(祥雲龍吟、請客樓),
兒童護脊椅
,三星只有一間(頤宮),
升降椅
,但至少有三星,
兒童成長書桌椅
,不像曼谷第一年連三星都沒有。十七間一星餐廳中,
學習桌椅推薦
,有亮點,
冷凝回收設備
,有不意外,也有竟然如此。我最直接的感覺是,米其林對台北滿嚴格的。事前很多人看好的雅閣、天香樓,竟然只拿到一星;在世界各地至少有二星的LATELIER de Joël Robuchon,在台北竟然只有一星。台北的高端餐飲以日本料理見長,卻僅有祥雲龍吟獲得二星,其他入圍餐廳如謙安和、吉兆割烹壽司、鮨野村本即具備穩定口碑,也只有一星。不過,祥雲龍吟摘二星倒是實至名歸,符合許多事前預測。一星餐廳中也有亮點。欣然見到明福台菜海產、金蓬萊遵古台菜上榜,這二間餐廳都是台北具有代表性的台菜名店;驚喜發現Longtail、鮨隆登上名單,不僅因為他們開幕未滿一年(都在去年七、八月開幕),也因為他們確實評價不錯,米其林可謂具備慧眼。當然也樂見RAW、MUME、Taïrroir(態芮)獲得肯定,他們結合台灣食材與法式烹飪,近年來在國際餐飲圈本即具備聲量。如果要檢討遺珠是檢討不完的。米其林每涉足一個新地區,第一年的評選結果總會撩起很多情緒,要挑剔太容易了,是不是可以用比較正面的態度來看待?依據這次的評選結果,我認為米其林對於台北的餐飲生態已經具備一定理解。實際翻閱指南,你會發現除了星級名單與必比登推介,米其林指南還列入了很多其他餐廳(總共收錄110間餐館),對於外地旅客而言已經相當完整,也頗有參考價值。我問米其林指南國際總監米高.艾利斯(Michael Ellis),台北跟日本、香港比較,摘星餐廳會不會太少?他回答,「這只是第一年,去看看香港的第一版指南,台北的表現已經算不錯。」我剛剛查詢,2009年香港首版米其林指南,只有22間餐廳摘星。也就是說,米其林也還在學習,隨著時間經過,他們會愈來愈了解台北的餐飲生態。也許未來會出現摘星的滷肉飯,也許未來會出現二星、三星的台菜餐廳,並不急於這一時,凡事都有第一次。更何況,如果米其林一開始就很瞭解台北,本地的美食評論家、美食記者們豈不無用武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