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計總處去年首度公布薪資中位數,
商業空間
,全國雖有逾一半以上的上班族月薪超過四萬元,
職業制服訂製
,但薪資分配不平均、低薪集中的現象愈來愈嚴重。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分享 facebook 行政院長賴清德「台灣勞工薪資低於四萬八千元,
台中離婚訴訟律師
,員工可以去向老闆要求」一席話,
中部作業員
,被自己行政院內部打臉;根據主計總處統計,
人力派遣公司
,全台灣有八成勞工領不到四萬八千元,
台北借款
,即使是以薪資「中位數」來計算,
幼兒園書包
,也有一半勞工拿不到三萬三千五百零二元。個人以為,
床架推薦
,就連主計總處數字也有待商榷,
面相教學
,勞工薪資中位數的三萬三千多元,統計基準是勞工實質領到的「直接薪資」,還是「間接薪資」?「直接薪資」在扣除勞、健保勞工自負額後,才是勞工領到的;「間接薪資」則是含勞、健、退休提撥等雇主負擔金額後,成為企業對每位勞工支出的人事成本。 今年參加了幾件「限制性招標」的勞務案,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台北市南港區某標案,有評選委員認為我們人事經費編太多,專案管理員給四萬、助理三萬四、清潔員三萬,「薪資」是否偏高;我回答說:就算公司不計入管銷成本,編四萬我只能給三萬三的薪水,編三萬也只能給二萬五而已,因為人事經費包含「勞、健、退」的雇主負擔金額,約占人事費用的百分之十八。以一○七年勞保局公告為準,勞工薪資中位數三萬三千五百元,屬於第十一級投保級數,給勞工的薪資中要扣除個人負擔金額,包含勞保費六六一元、健保費四九○元、就業保險費七十元與勞工自訂提撥的勞退金,等於入袋的月薪是三萬二千多元;而同一級數,雇主要為這位勞工負擔勞保費二三一四元、健保費一五七七元、就業保險費二四四元、工資墊償金九元、職業災害保險金卅九元與勞退提撥金二○八八元,總共六二七一元,也就是說雇主給勞工三萬三千五百元的薪資,人事開銷將近四萬元。企業會計或人事人員都知道薪資「十八趴」,是指直接薪資要外加十八趴,才是雇一個人基本的人事成本。如果政府標案的評選委員都不清楚「直接薪資」與「間接薪資」的差異,那麼主計總處統計的勞工薪資中位數,指的是落袋月薪,還是企業的人事成本,值得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