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爆、塵爆、震災和流感疫情…。這二、三年來一連串的意外事件,
專業社群行銷 台北
,讓台灣急診乃至醫療體系的問題都逐一浮現。尤其最近的流感疫情,
系統建置
,就像最後一根稻草似地引爆了整個問題的核心。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不久前公布,
SEO優化
,調查發現台灣一年將近有3,
網域申請
,800位檢傷為一級的病患,
關鍵字達人
,在急診室等床超過兩天,
客製化網站
,且愈緊急的病人,
關鍵字達人
,滯留率愈高。平均每十位應轉入加護病房的重症、待復甦的患者,就有三人不能在6小時內住進加護病房。搶病床 急症患者之痛國外學術研究也指出,一位急診醫師平均一小時看二、三位病人,護理師最多照顧四位病人,才能提供良好照護品質。但台灣急診醫護人員的負擔,是國外的好幾倍。電視談話節目裡,民意代表、名嘴侃侃而談自己「喬」病床的功績,甚至認為本來就是民意代表的基本服務。惟如果健保制度下的醫療體系都需要有力人士「喬」才得就醫或住院,這就真是公平正義的問題了。身邊也常常有友人以能在某國立醫院就醫或掛到某大牌教授的門診,視為一種身分的表徵。試想我們每月繳交健保費,卻還需要有力人士關心(或關說)才能就醫、住院,這凸顯的是供給端的不透明,讓這些特權得以運作,以及民眾對大醫院、大牌醫師的迷思。弔詭的是,有權力的人,不用職權去改革問題,卻以獲得資源來彰顯自己的權力。國力衰退,良有以也。耍特權 供給端不透明卡蘿.葛拉罕(Carol Graham)是美國馬里蘭大學教授,在她的《幸福經濟學》(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An Economy of Well-Being)書中提到,「多數政策都是根據收入基礎的福祉指標訂定,因而會過度強調『增加收入』對福祉的重要性,並低估了其他因素」。如果經濟的本質是為了促進人類的福祉,那麼我們的政策理當先解決需求,再視需求增減各項收支。無奈我們一味以消費驅動經濟成長的模式,讓GDP成為經濟的主要指標,增加獲利成為各公民營企業最重視的績效,而這也包括醫療產業。但畢竟醫療是攸關民眾生命的產業,不能以一般產業的標準視之,而是需要更完整配套、能真正解決問題的政策。發現問題進而解決之,社會企業的精神值得借鏡。一位朋友去年離開某大餐飲集團總經理職務後,創立了一家以提供非洲乾淨水源為宗旨的「社會企業」。他們和衣索匹亞咖啡農契作,以公平交易價格直接收購咖啡,並將每年獲利的50%投入改善當地水質。非常敬佩他再次創業的理念。廣義而言,社會企業指的是一個用商業模式來解決某一個社會或環境問題的組織,其盈餘主要用來投資企業本身、繼續解決社會或環境問題,而非為出資人或所有者謀取利益。挺醫護 追求社會正義社會企業可以解決社會問題,而不是製造社會問題。但反觀許多企業往往成就了投資人的利益,卻製造了社會問題。醫療也不例外。最近行銷部同仁發起一個挺醫護、呼籲不浪費醫療資源的宣示活動,短短五天就已經有近500位網友在網站上連署。顯示出多數民眾對珍惜健保資源仍然有很大期待,對醫療現況憂心者也不在少數。健保既是全民的資產,就該被妥為利用,能擁有公平就醫的機會,這應是多數人的心聲。(作者是哈佛健康事業董事長,本專欄隔周三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