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出現不少亂象,
客製化網站
,圖為民眾排隊買口罩。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分享 facebook 武漢接運返國台胞驗出一個感染病例,
專營FB粉絲團
,使台灣確診病例增為十一人;這個數字,
網域申請
,比起其他國家並不算差。然而,
網路行銷達人
,台灣今天要開始實施的「實名制」口罩發放,
網站優化
,說明兩周來台灣的「口罩之亂」無法收拾。不僅如此,
行銷達人
,教育部陸續宣布的各級學校延後開學,
專業社群行銷 台中
,從而引發家長的「防疫假」爭議,也餘波盪漾。這些皆顯示政府決策思慮欠周,反而干擾了社會的正常運作,結果是治絲益棼。面對嚴峻的疫情,政府的決策或把關未必能面面俱到,這其實不難理解,也能諒解。問題在,政府一味想要展現「大有為」的作風,卻因考慮不周全而向民眾釋放出錯誤或矛盾的訊息,反而引發民眾恐慌或不理性行為,而致難以收拾。持續了兩周的口罩之亂,正是如此。 行政院長蘇貞昌春節前宣布口罩禁止出口,又稱國內的四千多萬個口罩存量足夠使用,這釋放的就是一個自相矛盾的訊息。前者意味情勢嚴峻,後者卻又如一顆安慰劑;其結果,就是引發囤積及搶購。及至後來,無論是政府宣布要「徵用」口罩,或採統一定價,因為市場機制已遭破壞,搶購潮只是不斷助長社會恐慌心理。最後,當政府走向每人「七天兩片」的實名制配給時,也證實蘇揆當初保證「口罩夠用」,只是一張空頭支票。政府在處理口罩議題上,犯了四個錯誤:第一,誇大了戴口罩防疫的必要性;第二,虛構了台灣生產口罩的能力;第三,高估了政府調度及管控口罩的能力;第四,未能區別第一線醫護、服務人員和一般民眾戴口罩時點的必要性。正因如此,政府一邊忙著應付民眾搶購口罩的要求,一邊卻發現手上的口罩已不足以充份供應給若干醫護機構。亦即,口罩的使用和配置,陷入本末倒置的地步,不需要的人用掉了太多口罩。同樣的,各級學校是否需要因應疫情延後開學,也受到了爭議。檢視教育部的決策過程,也明顯是官員的「大一統」思維作祟,政府之手非要干預並統一各校開學期程,結果引發更多後遺症。事實上,教育部之所以拍板高中職以下學校延至廿五日開學,主要是前一天成大、中山、逢甲等大學宣布延後一至兩周開學;教育部擔心各校「各自為政」,次日便緊急開會宣布高中職以下學校延後開學。這顯然不是一個很明智的決定。原因是,幾所大學稍早宣布延後開學,是因為顧慮校內陸生趕不及來台,因而自行調整開學期程。但高中職以下學校,基本上沒有陸生的問題,應該無需延後。然而,教育部拍板延期兩周開學,反而加深了民眾對疫情的恐慌。更嚴重的是,此一臨時決策使得許多家長措手不及,立刻衍生出企業和機關是否給家長「防疫假」及防疫假是否給薪的問題。這點,恐怕是蘇內閣在決策時未曾思考的因素。在中小學決定延後開學後,教育部又匆匆決定大學也延至廿五日開學,但仍有部分大學決定延至三月開學。這說明,「統一」開學是沒必要的。教育部延後開學的決定,也釋放了一個矛盾的訊息:學校可能是一個嚴重的「群聚感染源」。如此大動干戈的決策,和國內僅有十一例確診病例的少量疫情顯不相稱,和政府要求民眾少戴口罩的呼籲亦背道而馳。教育部的盲動,除了提高民眾對疫情的憂心,也鼓勵了搶購口罩的行為,實屬不智。試想,香港和澳門之所以宣布延後開學,是因為這兩地和大陸陸路聯通緊密,所以風險更大。但兩岸之間有一海之隔,只要海關把關嚴謹,我們何須打亂自己社會的日常作息?疫情當前,有強制隔制、徵配口罩之需,全民都應體會艱難共同以赴。重要的是,政府決策不能隨興揮灑或閉門造車,必須廣徵專業意見,才不會一再釋放錯誤訊息,反而亂上添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