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山大樂演出,
氣動板手
,樂隊隊員全是威武男子。 圖/本報四川德陽傳真 分享 facebook 倉山,
火焰燈
,是四川省德陽市中江縣「三大重鎮」之首。遠古時候,
高雄觀光遊艇推薦
,一河清幽幽的郪江水,
二次協商
,在巴國與蜀國交界的地方孕育了郪族部落群,
炒鍋鍋蓋
,這裡成了商貿繁榮、兵家必爭之地。三國名將姜維曾經屯兵在此,
觸媒焚化爐
,唐代詩人王勃被貶時,
幻彩霓虹招牌
,也曾客居於此,
第一石鹼
,還給倉山境內的白鶴寺撰寫過一塊碑文。被稱為「音樂活化石」的倉山大樂,就誕生在這片土地上。講起倉山大樂的出生密碼,說的是周文王在皂角城打了勝仗,將士歡天喜地,以盾牌相接、刀槍對撞,奏樂狂舞,表達勝仗喜悅。青銅盾牌奏出的音樂震驚文王,下令鑄青銅大鈸以代盾牌,周樂由此誕生。傳至唐朝開元年間,太宗李世民偶然聽到此樂高昂動聽,演奏隊形壯觀,氣勢磅礡,遂命名為「大樂」,供帝王登基、出征之用。宋代戰爭頻繁,逢盛事都要奏大樂,以振軍威。 倉山大樂既有北方鑼鼓雄壯、粗狂、豪放的特點,又有四川民間鬧年節慶、元宵鑼鼓的濃郁風味。大樂演奏,一般由兩支樂隊組成:主奏樂隊的樂器有腳盆鼓、大鈸、大馬鑼、開山鑼;輔助樂隊有鐃鈸、釵子、鐺鐺等。演奏時,主、輔兩支樂隊重疊交替。開山鑼是「鳳凰」的頭,腳盆鼓是腹心,充當樂隊指揮,兩個大馬鑼是眼睛,一個特大馬鑼是硬嘴,一對大鈸好似雙翼,輔助樂隊則很像張開的鳳尾。樂隊和舞隊均不限人數,如廣場表演可成百上千人。樂隊隊員全是威武男子,持鐺鑔鉸的一律為體態婀娜的女演員,皆著唐裝。演奏時樂隊排列呈凰形,司鼓先緩而急擂鼓,最後重重一槌敲擊大鑼,將鼓槌高高拋起,又穩穩接在手裡。就在餘音嫋嫋時,樂隊便千姿百態上場,包色鑼為鳳頭,三面盆鼓為鳳心肚,同時由緩而急地擂起出征鼓點。這時,持大鈸的隊員迅速左右散開,組成鳳的左右二翼,此時節奏更為強烈。緊接著,多副鐺、鑔、鉸、鐃尾隨而上,組成長長的鳳尾,節奏上輕擊慢叩,給觀眾以震撼的感受。2006年,成都文化部門專程到倉山鎮觀看大樂表演後,提出發揚繼承古代宮廷大樂的「原生帶」。當地政府找到唯一古稀老人,也是一名古樂師,由他帶教了40餘名有基礎的愛好者,集中培訓。同年12月9日,四川省首批申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出爐,倉山大樂榜上有名,從此走出塵封的故紙堆,愈來愈為世人所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