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6月美國總統川普簽署對中國大陸出口至美國產品課徵25%的關稅之後,
FACEBOOK行銷
,美中貿易戰可以說是正式開打。雖然本周起,
台中會計事務所
,美中雙方代表重啟談判,
大里美甲課程
,一連串你來我往的關稅戰,
精品豆
,可望露出熄火曙光,
玻璃DIY
,但一般預料,
高雄單次清潔
,一陣刀光劍影之後,
LINE行銷
,雙方不容易就此熄火,因此,這場貿易戰對夾在中間的台商,還是要有長期的應變準備。美國貿易代表總署分別在6月、7月、8月,分三波對中國對美國出口商品加徵關稅,中國隨即宣布反制措施,也對美輸中國商品課徵25%關稅做為報復。在中國政府亦步亦趨的報復行動刺激下,川普政府決定採行更大幅度的課稅行動,將針對中國對美國出口的另外2,000億美元,共約6,000項商品,課徵10%的關稅。這些項目已經提出,而且正在接受進一步的調查與詢問相關廠商的意見,預計9月初就會有結果。這些項目包含的範圍很廣,到時如果真正執行,對於中國大陸出口將有重大傷害。由於去年美國對大陸出口總量只有1,300億美元,因此中國大陸無法再提出同樣金額的報復,於是中國的反應轉為低調,只聲稱將會向WTO去尋求解決。 中國大陸與美國是台灣兩個最大的貿易夥伴,因此當這兩者之間出現嚴重的貿易摩擦時,自然會對台灣產生很大的影響,尤其是身在大陸的台商,可能受到的衝擊會更為嚴重,值得特別關注。自從1980年代末,台灣開放企業赴大陸投資,許多台商把大陸工廠當做主要的生產基地,也就是「台灣接單,大陸生產」。同時,在大陸生產所需要的原物料和零組件,就從台商的母公司進口,形成大陸工廠是「兩頭在外」,即原物料從台灣來,然後產品又賣到國外,其中美國是最重要的最終市場。兩岸因此呈現「垂直分工」的產業鏈關係,也就是說,由台灣生產原物料和零組件,再經過大陸組裝之後,銷售到美國和其他國家。當美國和中國之間彼此增加課稅之後,必然會使雙方的貿易受到阻礙,台商經過大陸轉出口到美國的產品會直接受到影響。經濟部的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出口產品中約有40%銷到大陸,其中近七成是原物料與零組件,然後加工再出口到美國或其他國家。這一部分經過中國間接出口到美國的產品,將會是美中貿易戰中受害最嚴重的產業,其中鋼鐵、塑化和電子可能都難逃波及。另外也有一種可能,就是有些商品會轉單到台灣來,比方說,中國大陸從美國進口的產品會轉向台灣購買;或是,美國原本從大陸購買的的產品,會轉向台灣購買。但是我們認為此種轉單的效應應該不大,因為美國出口大陸的產品和台灣出口大陸的產品項目產異很大;同樣的,大陸從美國進口的產品和從台灣進口的產品差異也很大,當這些項目被課稅之後,可能會轉向其他國家購買,而轉單到台灣的部分應該很少。另外,對台商可能產生的影響是,這些產品被課稅只是一個短期現象或是長期的課稅戰爭,如果是短期現象,也許大陸台商可以暫時忍耐一下,等到雙方重新談判後,再把稅降回來就沒事了。但是,如果雙方增稅是一場持久戰,那麼大陸台商可能就要考慮轉移投資地點,移到沒有被增稅的東南亞國家,或是重新回到台灣。經濟理論告訴我們,自由貿易協議或是反自由貿易(加徵關稅),長期下都會造成廠商在投資布局上的更動。現在台商也面臨同樣的問題,到底該如何因應?然而,一個先要解決的問題是,到底美中貿易戰爭會是一場短暫的戰役,或是長期的持久戰?台商可能要先確定,然後才能決定下一步要如何走。問題是,川普的行為難以捉摸,美中貿易戰爭何時能解決更是以難以預料,台商又該何去何從?政府應該有對應的輔導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