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台灣能否簽署更多「自由貿易協定」(FTA),
南屯區 瓦斯
,得以在出口時免除各國關稅和非關稅貿易障礙,
成長椅推薦
,公平地和外國競爭,
除味劑
,已經成為國人普遍的焦慮。雖然各種媒體不斷提醒政府要努力求突破,
印刷 台北
,本社論也在6月14日再次提醒政府,
南屯區 瓦斯
,英國和韓國已經完成諮商,
臭氧機
,年底前就會生效;而更早的2月17日,
桃園系統櫥櫃
,本社論也提醒日本和歐盟的自由貿易協定已經生效。但無論如何提醒,我國的自由貿易協定現狀,就是不動如山、毫無進展。前朝馬政府好歹簽了「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在早期收穫清單中讓500多項製造貨品和18種農產品得以免關稅出口到中國大陸;蔡政府批評馬政府傾中,卻不願意將ECFA作廢,顯然是看到這其實是對台灣有利的協議。但是,蔡政府三年多來,除了和史瓦帝尼簽了一個無足輕重的協定外,可說是一事無成。這凸顯了當前我國官僚體系的無能,和主政者的缺乏前瞻,無法讓國家快步向前。在貿易條件逐步惡化之下,無論國內企業如何努力,都將事倍功半,經濟難以成長;而僅有的成長又集中在電子資訊相關產業、惡化所得分配,台灣經濟將「拉丁美洲化」,讓政黨輪替成為常態,人民逐漸沒有未來。 其實,無論是想和美國簽署自貿協定,或和日本等國簽署「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或和其他國家簽署貿易協定,都有兩大問題必須解決:一是相關法規是否符合未來協定規範的自由化之需,二是國內產業是否能調適到應付市場開放帶來的國際競爭。很遺憾地,政府迄今只對第一項感到興趣,因為它簡單可行,只要對照國內相關法規,在未能符合自由化之處研究調整或修法即可。但是要完成第二項,就必須要有妥善強化產業競爭力的方案,以及相對應的資源提供,涉及預算提撥和方案的妥適性;但迄今為止,政府沒有任何有效的方案對策。因此,如若美國、跨太平洋夥伴或東協等大型貿易對手要和我國諮商貿易協定時,第二項問題就會發生,弱勢產業和農民就會大規模示威抗爭,讓企圖簽署有顯著影響的自貿協定成為台灣的夢魘。這樣的事實近年來已經發生過多次,第一次是美國利用其「綜合貿易法案」301條款威脅貿易報復之下,要求台灣開放美國水果和火雞肉進口,政府準備對美國開放市場,導致1988年3月16日發生4,000位果農遊行抗議的「316事件」;3月21日,5,000位雞農又北上抗議,當時的國貿局長蕭萬長遭丟滿身雞蛋;5月20日,又有1萬名農民參加的著名流血示威-「520農權運動事件」。故我國在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時,因必須對農業進行部分開放,李登輝前總統就指示設立規模1,000億元新台幣的「農業發展基金」來支持農業轉型發展、消除農民憂慮,事實上也基本達成了目標。但是在和北京簽署「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時,馬政府卻忘了該撫慰弱勢產業,導致2013年7月開始,就產生了一連串的產業界示威抗議,終於爆發了2014年3月的太陽花學運,讓兩岸服貿無法生效而胎死腹中。血跡斑斑的前塵往事,其實殷鑑不遠。以中小企業和小農為主的台灣經濟,極度畏懼市場開放的衝擊,一受到煽惑立刻就會上街遊行抗議。因此,若要簽署自貿協定相互開放市場,就必須對弱勢製造業和農業逐一設立協助其發展的機構、設立相當規模的調適基金和輔導方案、通過因貿易衝擊而失業的明確補助規範,讓可能受影響產業員工安心;否則,過去的慘痛經驗必然會再發生,不會因執政黨不同而有別。請問上述諸多準備,政府完成了多少?若答案是否定的,為何還怠惰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