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三明治與生春捲。 圖/邱一新提供 分享 facebook 前陣子差旅桃園,
專業網頁設計
,刻意趕早去中壢龍岡忠貞市場,
行銷達人
,想說吃碗常縈心中的米干豌豆粉啥的滇緬風味,
行銷達人
,卻沒料到,
網域申請
,在市場口就被一攤許久未嘗的「越南法國麵包」吸住,
SEO優化
,只見店家三女忙中有序,
專業社群行銷
,一人烤熱、剪開麵包、塗奶油、抹肝醬(pate)、澆淋醬汁;一人接手將叉燒肉片、扎肉(Chalua,越式火腿)、碎肉丸和滷蛋夾入;又一人抓醃蘿蔔絲、小黃瓜、芫荽、辣椒舖上,入紙袋,橡皮筋一綁—簡直就是胡志明市「越南三明治」(Banhmi)之復刻,大口一咬,脆皮霹靂啪啦碎裂,再咀嚼之,酸甜鹹辣交互流轉,且慢,還有一股奧妙鮮味,既惹味又清爽,頓生暌違重逢之感,啊,竟十多年沒去越南了,恰想起當背包客那些年去了南北越十幾回,至今所留戀者不過街頭之「全世界最好吃的三明治」。去過越南的人,很難錯過這種當地人熱情支持的越式潛艇堡,與牛肉河粉(Pho)同被視為越南代表性小吃;後者我曾以為是傳統米食,但牛津字典以其湯頭作法近似法國牛肉燉菜鍋(Pot-au-feu),又發音如feu,推測「perhaps from French feu」(可能源自法式燉菜鍋),與前者皆是法國和越南的文化混血,許是今Fusion菜之前身—越南人用自己的方式把殖民者的某些文化據為己有,一點也沒有意識形態的困擾,還讓歷史創傷成為特殊意義的文化資產。繼Pho之後,Banh mi於2011年收入牛津字典,此即飲食文化的全球宣示。 趁這機會說說Fusion菜,不是隨意的將異國食材融合,而是將不同文化的食材或作法融為一體而創造出新味道,是一種文化交流的再創新且顯現本土特色矣。須知Fusion菜在高檔fine dining才吃得到,但曾是殖民地的國度卻是普遍存在。譬以越南法國麵包為例,或為了常民之食,窮中計出在麵糰中混拌米粉,做出香脆蓬鬆的Fusion麵包,然近年米價攀高,不摻米而全以麵粉製之,何能再名之?至於膨鬆劑似是理所當然也。再說餡料。四種必備元素:肝醬、醃菜、芫荽、肉類。其中肝醬用豬肝、豬皮、豬油及芥末醬攪拌之,也是一種Fusion,然某些餐館改用罐頭,委實壞了越南home-made的優美傳統。故探覓三明治,先探肝醬自製與否。唯肉類多變化,肉鬆、肉凍、酸肉(Nemchua)亦使用;另有碳烤漢堡排,或受駐越美軍之影響?但不論肝醬、扎肉、或任何菜餚,一定有魚露的點睛矣。當愈來愈多的越女來台成為新住民,也只能用台灣食材重建家鄉飲食,幸賴魚露辨識了自己的根源。這是越南的味道基因,是身分,也是文化。少了魚露,家鄉的味道出不來,越南菜就失魂了;做菜豈能沒有靈魂呢?這時突想到,台灣菜的味道基因又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