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有意放寬入山申請。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分享 facebook 台灣三分之二是山地,
全省男士霧眉
,每年有六百萬的登山人口,
粉絲團活動
,這是一個值得鼓勵的健身活動,
商標專利申請
,但因地方政府訂的「登山活動管理自治條例」,
手機版網站
,都以「安全、救難」為出發點,
網站關鍵字
,對從事登山活動者限制過嚴,
台中旅遊遊覽車包車
,殊為可惜。同時,
電動車電池
,以環保為名,
商標設計
,對登山路線的開發、交通建設的把關重重,
廣告省錢
,所以,儘管台灣有二六八座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山,能親炙百岳巔峰之雄偉者,只是少數的登山客。因為要登百岳,除了山屋不足,設備簡陋之外,欲通過電腦抽籤,有幸前往高山攀登者,好似要中彩券的難,才能得償夙願 。 同樣多山的瑞士,境內四千公尺以上的高山就有廿多座,但瑞士幾乎把登高山的交通都建設得非常便利,欲登各名峰,除了百年的登山鐵路之外,更多的纜車路線,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達到各名峰最佳的視野角度,近距離欣賞群峰美景。去年九月,我參加了瑞士的五大名峰之旅,雖是旅遊淡季,所到的山峰,仍是人滿為患。到這五個名峰,有的坐百年的登山火車,有的登山小火車,甚至已有一百廿五年的歷史了,有的纜車是雙層、開天窗的型式,看五大名峰,坐不同型態的登山火車、纜車,經歷了不同的體驗,深深佩服瑞士人對推展高山觀光的功力,難怪面積不大、物價高昂的瑞士,每年能吸引到千萬以上的觀光客。台灣高山的山屋,設備仍非常簡陋,迄今只有排雲山莊較符合「安全、舒適」的條件,其餘絕大多數山屋,仍非常落伍,要水沒水,要電沒電,比起馬來西亞的神山,山屋供應登山客熱水,富士山的山屋也都能提供較舒坦的設備,台灣的山屋仍有相當大的改善空間。要在台灣高山建造登山鐵路、登山纜車,短期內不可能實現,然改善各個山屋的基礎設備,提供登山客較為安全的設施,對每一個登山客如我,相信是引領企盼的基本建設。因為以目前科技,應在山屋建置風力發電或太陽能發電,讓登山客能享受足夠的照明、通訊功能,還有烘乾設備,才能對登山客的安全提供更多保障。至於建置成本,應以使用者付費為原則,可提高收費標準,畢竟提供安全登山環境,必能減少山難發生機率,登山客應也樂觀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