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普森(Mark Thompson)領導的紐約時報正在和時間進行一場數位競賽。這位前英國廣播公司(BBC)執行長必須找到更多讀者,
咖啡篩豆機
,快速提高發行量以抵銷紙本銷售的下滑。自今年初以來紐時持續在匯編一份被共和黨總統參選人川普在推特上羞辱的人、事物清單。在最受川普「青睞」的258個對象中,
屏東居家清潔
,紐時獲得相當狠毒的評語:「一份垂死的報紙」、「失靈」且「蹩腳的經營與管理」。NYTimes.com 20年史 圖/經濟日報提供 分享 facebook 然而,
網路行銷公司推薦
,這些惡毒的冷嘲熱諷,
大里美容證照課程
,根本傷不到湯普森的一根汗毛。他在執掌BBC八年期間,
咖啡進口商
,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
孕婦保養推薦
,接二連三的醜聞官司也沒擊垮他。無論在BBC或紐時,
租禮車
,湯普森當然會收到來自四面八方關於如何改善公司的建言,
禮車出租
,但他對於如何帶領紐時度過公司30年來最大的一場轉型,
桃園清潔
,早已胸有成竹。湯普森小檔案 圖/彭博社 分享 facebook 在BBC以大規模裁減人事見稱的湯普森,到了紐時也同樣大刀闊斧改組管理階層,重建其數位與業務團隊。他延攬前富比世(Forbes)主管拉文(Meredith Levien)為營收長,形容她是紐時「一股驚人的改革力量」。他還禮聘NPR主管威爾遜(Kinsey Wilson)帶領產品及科技部門。有重金禮聘者,當然也就有離職者,包括紐時首位女總編輯艾布蘭森(Jill Abramson)在內。她在2014年5月中旬遭解聘,之前就傳出她多次對湯普森所做的決策感到不滿。湯普森也被多名紐時員工控告歧視。現在湯普森正在和時間賽跑:他必須快速增加紐時的數位事業營收,以取代營收每況愈下的紙本部門。他指著身後的一堆報紙說:「就是這項挑戰。」目前紐約時報的業務營收是紙本10億美元、數位5億美元。但他強調:「我們的數位業務需要更快成長。」今年這項挑戰更具急迫性,因為紐時今年第2季的廣告營收下滑12%,雖然這是整個產業紙本廣告下滑的效應。但湯普森說,他「非常樂觀」看待與時間賽跑這件事,而且有信心擊敗它。根據紐時今年宣布的策略檢討報告,數位業務設定的目標是在2020年前營收達8億美元。湯普森強調,閱聽人數及發行量將是營收的主要推手。在他領導下,紐時的數位訂閱快速增加,第2季的數位客戶達140萬人,比去年同期多25%。當然他的薪酬也是很有看頭,去年增近一倍,達到870萬美元,而且自他上任以來,紐時的股價已從8美元一路漲至13美元。但接下來若要大幅增加營收,必須以新產品讓核心的閱聽人口袋掏出更多錢來,或是開發新的閱聽眾。該公司將投資5,000萬美元進行國際擴張,希望在拉丁美洲、澳洲及加拿大等地爭取新客戶,湯普森在這些地區看到了千百萬個潛在訂閱戶,理由是這些國家擁有紐時想要的目標讀者群。他興高采烈地談到新聞視覺化所帶來的更大商機,包括照片、機器學習、軟體機器人,以及人工智慧在內。這位59歲的英國佬在加入這家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報紙時,完全沒有任何紙媒經驗。紐時老闆聘用他,有部分原因是希望這家報社能減少對紙本與美國營收的依賴。在2012年,湯普森領導的BBC因對倫敦奧運的大幅且精彩報導而廣獲好評。但他卻在倫敦奧運結束後沒多久就離職。湯普森在BBC也密切參與iPlayer的開發,在英國境內推出隨選的電視及廣播。在紐時這個新東家,湯普森同樣展露對新聞部使用新科技的興趣。他回想起在坎城國際創意節(Cannes Lions)與記者魯騰堡(Jim Rutenberg)大玩臉書實況影音報導的情景,當天早上是英國舉行脫離歐盟的公投。他說:「當天清晨6 時,我大約只睡了半小時,而警衛想把我們趕出碼頭防波堤。」「我對魯騰堡說,不會有人看啦!他馬上回說,目前已有1,000則評論!」儘管社群網路的用戶已有17億個,但紐時的其他人對它沒那麼著迷。湯普森仍兢兢業業地致力保存紐時傳統及實體報紙,他說,紙本還會出刊很長一段時間,「十年甚或更久」。他拒絕紐時將步上論壇出版公司(Tribute Publishing)後塵的說法。這家擁有169年歷史、旗下有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芝加哥論壇報(Chicago Tribute)的出版業者,在6月更名為Tronc公司,這是該公司改造其經營不佳事業的努力之一。湯普森並打趣說,紐約時報「很滿意我們現在的名稱」。他說:「紐時能與Tronc相對應的名稱是什麼?Newt嗎?」他強調,著重的「不僅是名稱的改變,也要有能真正賺到錢的東西」。從湯普森同意從英國轉戰美國那天算起,已有近四年時間。他坐在第16樓的辦公室裡,仔細咀嚼他在美國觀察的心得。他認為,比起英國媒體對脫歐公投運動的態度,美國媒體對川普的報導,心胸開闊太多了。他解釋說,美國主流媒體「真正絞盡腦汁的是什麼?…如何負責任地報導川普」、「平心而論,大多數英國報紙並未辯論如何來報導英國脫歐。他們只是一股腦兒地報導。」(取材自金融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