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爭議不斷,
專業社群行銷
,教育部前部長、高等教育評鑑中心董事長黃榮村曾指出,
購物網站租用
,真正關鍵在於國家與社會失去企圖心,
台中網路公司
,無心打造一流與卓越的大學團隊,
網頁設計
,社會高舉平均主義與狹隘的實用主義大旗。圖為台大校門。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分享 facebook 台灣文化在廿年來有一種變化,
專業社群行銷 台北
,隱而不顯,
粉絲團經營
,然而逐漸在侵蝕人心。是什麼呢?浮誇不實!民國八十七年,
網頁設計
,教育部推出「大學追求學術卓越計畫」,九十三年教育部又推出「教學卓越計畫」。卓越是什麼意思?優秀到超越別人,英文作excellence。任何國家,顯然只有少數大學才能當「卓越」而無愧,教育部竟將之懸為標的,厚置金銀,驅使所有學校競逐追求!這些誇大其名的政策,在推行若干年後都因成效不彰,黯然退場。 與「卓越」可以相媲美的兩辭是「一流」與「頂尖」。現今世界上配稱得一流或頂尖大學的約共只廿來所,二流大學約共兩百來所,隨後約兩千來所堪稱三流。在台灣標榜「一流大學」或「頂尖大學」,猶如夜郎自大,成為國際笑柄。近年許多專科學校升格為「綜合技術大學/學院」,固反映這些學校力爭上游的成效,但教育部讓這些學校取名「科技大學」(英名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則令人不敢恭維。試問,這些學校裡有理學院嗎?世界上許多在理科研究極負盛名的大學,如麻省理工學院、加州理工學院或瑞士聯邦理工學院,他們都並不自稱為大學,甚至名稱也沒包含science。我們的教育部竟敢如此「膨風」!近年來,教育部領頭將各級學校設的學生事務處簡稱為「學務處」,於是學生事務長成了「學務長」。「學」的本義是「學校」,清末的「學務處」或「學部」相當於民國成立後的教育部;日本迄今稱校長為「學長」。然而聽到現今流行的「學務長」,不明就裡的人或以為管的是教學與學術事務,誰知管的竟是學生事務。再說,將學生事務長簡稱為「學務長」(而非「生務長」),又置「教務長」於何地?又,明明不是「十二年國民教育」,偏要拗稱「十二年基本國民教育」,再簡稱「十二年國民教育」。再舉一例。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明明與智慧(wisdom)無關,在台灣硬是喜歡講「人工智慧」而非「人工智能」;smart city也明明與智慧無關,在臺灣硬是喜歡說「智慧城市」而非「聰明城市」;當然,聰明手機也說成了「智慧型手機」。是因為缺乏智慧,於是偏要處處說智慧嗎?在這種氛圍下,政府高員或名科學家自詡優越、浮誇不實,當然也就不足為奇了。《孟子.公孫丑》論「知言」:「詖辭,知其所蔽;淫辭,知其所陷。」意思是:言語偏頗,就知道他受到蒙蔽;言語誇大,就知道他心胸狹隘。這是台灣文化發展的寫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