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facebook 一九九○年代,
耗油
,我所處的華府外交圈與政策智庫有一個眾人皆知的說法:朝鮮半島、台灣海峽、南中國海是西太平洋三大衝突熱點。廿多年後的東亞局勢似乎又「回到未來」。南海仲裁案橫亙二○一六年,
進口瓶裝水
,朝鮮半島核彈危機佔據二○一七年,
氫氣除碳
,現在就要看台海情勢會不會變成二○一八年的焦點。周邊局勢緊繃,
南部除碳
,台海波濤再起,
中部 租車
,自然衝擊經貿、股市、以及安全態勢;但是政客搏新聞曝光機會,
大甲美睫教學
,軍隊握情報發言優勢,
植睫
,學者可受訪撰文開會,
手機版網站
,媒體拚點閱收視長紅。「天下大亂,
壓克力印刷
,形勢大好」,真的嗎? 近幾年中國大陸在南海進行填海造島,使海域及島礁主權爭議成為國際焦點。包括我國在內,南海主權聲索六方,各有歷史文獻與實際行動,美、日、印、澳等域外強權演習頻仍。二○一六年七月菲律賓針對中國大陸提請國際仲裁之結果,更直接涉及我國十一段U形線,以及太平島是否喪失有利主張的法理基礎,衝擊之大,難以逆料。及至二○一七年,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大規模發射中遠程導彈,並進行核試爆,美國川普政府揚言不惜採取軍事手段遏止,國際焦點頓時向北轉移至朝鮮半島,情勢變化類似「圍魏救趙」,韓半島危機間接的釋放了我國應對南海問題來自各方的壓力。我們要感謝金正恩嗎?蔡英文(左)選在美、中強權對峙時間點後,到蘇澳進行海軍戰備抽測。 圖/軍聞社提供 分享 facebook 今年伊始,朝鮮的金正恩、韓國的文在寅、美國的川普、中國大陸的習近平各出非典型之奇險政策,朝鮮半島情勢降溫可能出現。然而,美國與中國大陸卻從「戰略互疑」往「奉陪到底」的方向發展,大陸修憲取消國家主席任期規範,使美國「友台制中」氛圍更加給力。當前中國大陸對於兩岸關係停滯僵局,改採單邊片面政策作為,復由於台美關係漸趨緊密之傾向,而對台採行包括軍事威脅在內的全面加壓,使得原本清靜了將近十年的台灣海峽,有再度演變成衝突熱點的可能。上一次台海危機在廿二年前,當時台灣從未政黨輪替,李登輝、陳水扁兩位總統的「特殊國與國」與「一邊一國」論述尚未出現,兩岸各自沒有「公投法」與「反分裂國家法」,兩岸以及中美兩國之經濟與軍事實力對比全然不同,解放軍更增加了號稱「航母殺手」與「關島快遞」的導彈。如今倘再發生台海軍事危機,過去的衝突模式與緩和途徑,將不再重複。中國大陸刻意選在我國總統出訪非洲友邦,國安會秘書長及外交部長不在國內的時候,進行軍事上小規模,但宣傳上大陣仗的火砲射擊演習,並且暗示僅為「前菜」,無論是直接對台或是間接對美,針對性均不言可喻。從目前以至整個夏季,解放軍在東海及南海之機、艦演訓兵力相當可觀,並有隨時「加碼上菜」的主動能量。中國大陸在對台政策作為上,硬的手段遠高於軟的做法,可能成為常態。在中美爭端加劇之時,台美關係增溫之刻,台灣海峽是否加入朝鮮半島與南海,再度連成三大衝突熱點,兩岸領導階層都有責任。(作者為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副教授,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