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過神農獎的潘志民,
黑糖棒
,每天呵護棗樹,
台北紙箱
,從農事中體悟人生與自然道理。 圖/沈婷茹提供 分享 facebook 跟隨潘志民進入大棚,
巧巴達
,棗樹排列整齊,
台中景點
,像士兵等待校閱。樹間距離開闊,
宜蘭夜市推薦
,枝椏伸展不顯擁擠。地上點點陽光穿落,
退休保險規劃
,綠草茵茵像鋪開的長毛地毯。和潘志民一起蹲下身,
退休規劃保險
,仰視著樹上纍纍結實,
手作輕食
,安靜中有著神聖的感動。台灣的蜜棗消費者,擁有世界冠軍的福氣。綠棗原生在印度,並不好吃;如今大家喜愛的品種,不論牛奶蜜棗、雪蜜、珍蜜等,原產地都在台灣;這是台灣農技專家和辛勤農友,對水果世界的卓越貢獻。 過年前的雪蜜採收結束,換場給珍蜜新鮮上市。其實,珍蜜品種現身市場,至今不過五年。潘志民收成的珍蜜,果實渾圓飽滿,翠綠皮色帶著淺淡金黃,皮薄、肉脆、汁多、味甜,毫無酸澀,口感可比雪梨。民國104年得到「十大神農獎」榮譽的潘志民,父親種了三十年蜜棗,他卻無心於農業。潘志民先從軍,退伍後和太太在高雄賣自助餐,直到為了照顧年邁長輩,才放棄賺錢的餐廳,中年轉業回鄉種棗。在水果領域,蜜棗種植是新興技術,還有許多未知的秘密。潘志民用科學態度,算計著果樹成長與環境變化的各種關聯。春天之後剪枝,留下枝椏不能密、也不能疏,葉片需要光合作用,又不能消耗太多養分。著果之後,一般要打掉三成,潘志民只留下不到三成,讓少量的果實得到飽滿養分。有機肥料也有自己的配方,他調節著不同元素的比例,尋找養分與風味的秘密。盡了人事還得聽天命,採收前,不會知道果樹在天地之間,今年會給出什麼風味。潘志民當了農夫,對自然天機更有體認,眼前每棵樹都融入生態,與天地一體。對於天機,他了然於胸,再精密的算計,也不會有絕對的答案;農業是科學,更是藝術的追求。他說,農業只有一種算計方式:不愧天地!潘志民的用心,得到可觀的回報。他的品牌「寶島南方棗」,極品等級每顆重量超過五兩、十二顆售價將近兩千元。要讓消費者吃到成熟的新鮮風味,採摘後最短時間分類包裝,冷藏直送給等待的客戶。「寶島南方棗」包裝也特別,精品級「本棗經」、「棗葉集」禮盒,設計得像本大書;「棗饗趣」、「棗映會」包裝上,提醒消費者品嘗新鮮蜜棗,是體驗自然輪轉的年度盛會。潘志民說,以前開餐廳賺很多,但做農夫更有成就感。棗樹是他的事業夥伴,年年伴著棗樹結果,他說,做農和做人一樣,能捨才能有得;凡事不僥倖,先有盡心付出、才能期許回報;而唯有「安心」,才是真正的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