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格嫚(Eileen O’Gorman)從中學二年級開始,
宜蘭旅遊
,就有個老套卻激進的想法─振興校刊。
15歲的歐格嫚身為網路世代,
高雄景點
,沒有因報紙將式微的預言而膽怯,
台中夜市有哪些
,負責校刊發行的報紙課程只剩四個學生、校刊一年多前早已陣亡的事實,
台中老人安養院推薦
,也沒有嚇倒她。
她對報紙末日預言的回應是:「新聞有存在的必要,
台北旅遊
,不只是對新聞採寫有興趣學生有必要,
918Kiss
,這也是學生獲悉學校大小事的管道。」
歐格嫚就讀Bradley-Bourbonnais社區中學,
即溶包
,住在距離芝加哥一小時車程的波旁內村,父親是個會計,母親是小學教師,她還有兩個弟妹。
在歐格嫚家中,報紙幾乎有如糧食,有三人會以閱讀報紙展開每一天。她說:「我爸喜歡看報,熱愛的程度有點討人厭。」
歐格嫚去年秋季寫信給校長萊特,表示希望復興校刊。她最終獲得校長接見。
歐格嫚說:「我不認為他對我要做的事有準備。我秀出PowerPoint簡報與各種不同的點子。」
校長未粉碎這名女孩的夢想,但仍抱遲疑態度。他告訴歐格嫚,她必須證明學生對校刊有足夠的興趣。
歐格嫚在英語老師的協助下,招募對編採、網站設計與新聞有興趣的同學。一開始有45名學生參與,但人數迅速減半,而且沒有編輯室,只會偶爾租借會議室;沒有新聞印刷,只有網站。
由於未受過產製報紙的訓練,歐格嫚在Google上搜尋「如何開辦中學校刊」,並且從中學習。
歐格嫚拜訪位於坎卡基的「每日新聞」,總編輯費瑞告訴她訣竅,還向她保證,只要有像她一樣擁有熱情的人存在,報紙就會存活。
歐格嫚表示:「那恢復了我的信念。」
然而信念不能成事,而且連聚集成員這麼簡單的事都很難做到。
歐格嫚的母親說:「事情無法一蹴可幾。這讓她著實上了一課。」
不過歐格嫚與20多名成員即將發行第一期校刊。歐格嫚說:「我有七個編輯,他們都很優秀。」曾經持懷疑態度的校長如今也說:「她的夢想獲得了動力。」
當歐格嫚與記者在圖書館會面時,向記者問到一個連最樂觀人士都想問的問題:「報紙的未來在哪裡?」記者回答,這和「宇宙從何源起」的問題一樣,都是人生中最大的謎團之一。
不過記者向她保證,無論做什事,毅力、好奇心、樂觀與願意思考都將助她一臂之力。
(取材自路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