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化讓事情顯得比實際來得糟糕。運氣不好或遇到困難時,
客製化網頁
,我們說服自己這是場災難。舉個簡單例子:上班遲到。你卡在水洩不通的車陣裡,
年菜預訂
,就算路上車子突然全部消失(而這是不可能的),
清境農場
,還是會遲到。於是你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但若回歸理性思考,
土魠魚料理
,遲到的可能後果,
冷凍食品宅配
,不過是被老闆看一眼或念個幾句而已。但災難化的大腦不這麼運作。你無助地看著時間一分分過去,
特色美食
,這時腦中浮現的,
網路行銷顧問
,是被大罵一頓、甚至被解僱。再舉一個往往讓人極端焦慮的常見例子:上台演講。講得不好,最差的下場是什麼?頂多是有點不自在,覺得自己表現不好或普通。但腦中預想的下場可慘得多:觀眾笑得滿地打滾,說你實在爛透了,然後你又被解僱了(不知為何,災難化場景總以丟掉工作、無家可歸、或一命嗚呼作結)。我們不僅常誇大想像事件的結果(被解僱、房子突然被銀行收回),還會誇大屆時將產生的負面情緒。遇到困難或不幸時,我們總是肯定日子從此會陷入絕望、再也無法快樂,人生就要毀了。但心理健康相關文獻中最有趣的一項發現,就是所謂的「享樂適應」(hedonic adaptation):人類不管遇到什麼開心或痛苦的經驗,大都能在短時間內回到原先快樂的程度。許多研究指出即使遇到離婚、喪偶等負面事件,多數人的快樂程度仍能相對的維持穩定。這證明焦慮來自我們對事實的信念,而非事件本身。為了極力避免「一切都不好」,我們反而經歷了更糟的情境:「一切都要毀了!」貝佐斯等接受說服的領導人如何克服這些想法,成功拋棄最愛的信念呢?透過2011年一場股東大會,我們能窺見貝佐斯在拋棄最愛信念時,腦袋是如何運作的。談到放棄某項計畫時,他說:「決定放棄那天,會發生什麼事?營收會增加,因為錢再也不會拿去投資沒用的項目。這樣的一天有很糟嗎?……我一向覺得最糟情況也沒真的有多糟。」這種思維也許看似不起眼,但別被騙了,貝佐斯其實正在挑戰我們的自動非理性想法與控制焦慮。這是場了不起的戰役,我們稱為「去災難化」。(本文摘自《接受說服的勇氣》,寶鼎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