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鋼為新南向交出百億學費 漫畫/波波 分享 facebook 我國在越南的最大投資──台塑河靜鋼廠上月原已準備投產,
美白
,但受到四月越南中部海域大量魚群死亡事件的影響,
保溫提袋
,煉鋼高爐點火被迫延後;其後台塑集團正副總裁王文淵與王瑞華赴越南處理時,
澎湖海鮮
,竟被越南政府留置要求善後,
成衣
,最後同意賠償五億美元,
警用雨衣
,相當於新台幣一六一億元的鉅款。台塑、中鋼等六家台灣上市公司同為越鋼大股東,
粉刺
,為此付出慘重代價。新政府將投資東協十國與南亞六國列為我「新南向政策」的主要目標,
商品防竊
,其中越南與台灣地理位置接近,加上越南同時具備「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與「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兩大自由貿易區的光環,為我企業投資東協的主要標的。也因此,台商在越南的成敗,也是新南向政策成敗的重要指標。政府推動新南向,是為了分散台商過度集中大陸的風險,以及傳統產業在國內已缺乏投資標的,必須在海外尋找新的投資方向。台塑集團在越南興建越鋼,也亦有類似的思維,希望讓越南成為繼台灣、美國與大陸之後,台塑第四個重要的生產基地。這個計畫原受各界看好,但兩年前發生排華暴動,越鋼遭抗議民眾闖入破壞,建廠進度因而延宕;今年又受死魚風波株連,投產進度再度延後,更被迫繳交高額賠償金。越鋼案遇挫主因有二:首先,越南政府領導班子最近更替,原本力推引進外資的總理阮晉勇下台,改由強調社會穩定的新總理阮春福接任,越鋼先前憑藉的政治靠山不再。其次,越南近年因南海爭議與大陸關係緊張,兩年前的排華暴動即因對中共不滿而起,台商卻遭池魚之殃;而越鋼的承包商中有不少是陸企,越鋼因此成為官民共同出氣的對象。政治關係和民族情緒的變化,凸顯了台商在越南投資的風險;在這種情況下,實有賴政府扮演台商的後盾。我國雖在廿多年前與越南簽有雙邊投資促進和保護協定,但這項協定卻無法給予台商真正的保障。以越鋼案為例,越南指控越鋼排放廢水,造成魚群大量死亡;問題是,這座鋼廠根本尚未開工投產,要說它排放的廢水造成跨四個省、長達二百公里的魚群死亡,恐怕是莫須有的罪名。越南官方原判定死魚事件與越鋼無關,但當地民眾一發動抗爭,該國政府的態度隨即逆轉,指越鋼就是禍首。必須追問的是:在此過程中,我國政府有沒有協助台灣企業瞭解調查過程?當負責人和台幹遭到對方留置時,我國官員有沒有據理力爭,確保台灣投資人和幹部在越南受到公平和公正的待遇?這些,都是新南向政策成敗的關鍵;然而,在這項爭議中,似乎看不見政府的身影。除了當地法規不透明、人治高於法治外,台商在越南投資面臨的另一危機是,原本看中越南在TPP的優勢,包括紡織等傳產業紛紛前往設廠,但在美國兩大黨總統候選人態度變化下,TPP前景堪虞。一旦TPP落空,台商可能又要被迫從越南出走,再度面臨生產基地轉移的陣痛。民進黨常批評國民黨一味強調西進大陸的好處,卻避談其風險;九年前新光三越在北京投資時遭大陸合夥人欺壓一事,就是民進黨津津樂道的案例。然而,北京因為顧慮兩岸關係,至少硬逼陸資股東低頭,新光三越雖受挫卻不能說是一路挨打。相形之下,此次越鋼在越南受到欺壓,三千三百億元的大投資任人宰割,但新政府官員對此卻似乎不以為意,只說不影響新南向的推動。這種態度,如何教台商相信新南向之路會「有政府相隨」?越鋼案五億美元的賠償,是台灣企業在新南向之路繳交的第一筆高昂學費。這筆錢有沒有白花,就看政府要選擇務實還是務虛。如果政府不能當台商的前導,出事時不能跟台商站在一起,那麼,誰又願意當南向的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