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外界視為「國王人馬」的羅智強,
,在黃景泰涉弊案、國民黨內出現「陣前換將」聲音的敏感時機,
,大動作拋出「基隆與台北合併」議題。
他雖然說了多次不選市長,
,但動作令人玩味,
,很難不做政治聯想。
由於還沒有到「最後關頭」遷戶籍截止日7月29日,
,沒有官銜的他,
,也不是參選人,
,到底用意為何?備受質疑,外界仍解讀他是否在「試水溫」,等待高層欽點。
從民調顯示,基隆很多人都想與台北市合併,羅智強的一番話也許說出基隆人的想法,不難看出他有意引領選戰話題的企圖心。但北北基如何併,牽涉資源重新分配、國土重新規畫、政治生態重整、港市能否合一等問題,豈是三言兩語說得清。
基隆市長期以來施政滿意度吊車尾,腹地狹小,資源不豐,與北市和新北市的福利、城市生活品質,差距愈來愈大,基隆人必須要正視如何自立自強發展出特色。
讓別人搶著「明媒正娶」,否則也只是被視為燙手山芋,或勉強被併了當「童養媳」,得不到更多補助,不會是好歸宿。
日前名嘴一席「基隆是台灣最墮落的城市」,引起基隆人的反彈,但不服氣的基隆人何不趁此機會,多思考基隆的未來,檢視候選人的政見及對未來城巿風貌勾畫出何種藍圖,好好選出可以讓基隆揚眉吐氣的市長與民代,別當永遠的後段班。,
屏東縣萬巒鄉成德村民陳情解編保安林地多年,
,終於有了重大進展,
,政務委員簡太郎昨天邀集農委會等相關單位,
,南下召開協調會,
,初步認定保安林的功能已經喪失,
,可由縣府申請解編。
這一大片編號2414保安林地廣達198公頃,
,位在萬巒鄉成德村附近的牛角灣,
,在當地耕作的農戶約有200多戶,打從民國前3年,這一帶即被編入保安林地。
百年來,當地地勢已經變高、堤防也完成,但當地耕作的居民卻因為保安林未解編,始終被認定占耕,不但沒有農保身分,連砍自家的芒果樹都可能違反森林法,「很多人跑法院跑不完」。
屏東縣政府曾於民國82年申請解編,但因當防洪工程剛完成,溪流尚未穩定而作罷;其間包括藍綠立委都曾為此案發聲,一直到102年當地堤防已完成,而屏東林管處在這段期間委託屏科大研究,也認定這一大片「水害防備保安林」的土地,已不符合保安林的目的。
政務委員簡太郎在4月初前往勘察後,昨天邀集農委會主委陳保基、林務局長李桃生等單位,當面與地方民眾協調,林務局長李桃生強調,保安林解編需經審議委員會,既然功能已經喪失,地方可依程序申請解編。
當地居民說,他們在這一大片土地耕作已經數十年,過去被編入保安林地,因為土地的不明確,他們的權益跟著喪失,如果可以解編,讓耕作農民可以依規定承租,那才是雙贏。
農委會主委陳保基強調,如果土地解編,農民依法取得承租權,農保問題即可一併解決。
簡太郎即將投入下屆屏東縣長選舉,這項地方沉痾看似經他斡旋,一下就露出曙光,也讓地方居民忍不住要嘆:「選舉年,果然效率特別好」。,
大咖明星總引領潮流,
,但對經營社群軟體卻落伍!54歲的綜藝天王胡瓜,
,為順應民意,
,日前下海經營臉書粉絲團,
,短短兩周擠進8千粉絲愛相隨;號稱時尚女王的小S,
,ㄍㄧㄥ了多年後,
,前天甘心加了私人臉書,
,難得發訊,
,卻被誤認是詐騙信,小S發文說:「被困在北京機場,沒事幹,就開了臉書,我還真過時,連我媽都有了,我現在才有,老娘跟我娘拚了!」
小S近年與老公Mike成為世界展望會資助人,兩人共資助國內外50名兒童,今年耶誕節,他們宛如耶誕老人,依每位資助童年齡,準備文具、畫冊、書籍等禮物,送給國內資助的9位兒童,Mike說:「之前發生『胖達人』事件,讓我們對生命、生活有許多感受,更深刻體會有能力給出愛,是重要且難得的。」,
以色列與哈瑪斯經歷8天的衝突並達成停火協議後,
,贏家與輸家已開始在中東地區塑造新的政治聯盟,
,且勢必將改變許多中東國家的命運。而埃及總統穆希能夠在各方利益錯綜複雜的「地雷區」內,
,駕輕就熟地掌穩舵盤,
,不但令各界跌破眼鏡,
,也使他成為最大的贏家。
埃及總統穆希 停火大功臣
華府伍德洛威爾森研究中心中東學者米勒表示:「外界原本認為這位民選的埃及總統是一位弱勢的領導人,
,但他的表現令人刮目相看。」穆希證明他擁有把哈瑪斯推上談判桌的籌碼,
,又「喬定」了停火協議,使他在阿拉伯世界與美國方面取得了亟需的政治資本。
以總理內唐亞胡 選前立威
對以色列及總理內唐亞胡而言,也是一次合乎水平的勝利。以色列將在幾個月後舉行選舉,而內唐亞胡居然一舉幹掉哈瑪斯的軍事領袖加巴利。
鐵穹系統 攔截哈瑪斯火箭
不過在戰場上,真正的贏家是美國提供給以色列的「鐵穹」防禦系統,先後擊落數百枚哈瑪斯射向以色列的火箭與飛彈。
哈瑪斯 巴國人的勇敢英雄
弔詭的是哈瑪斯也靠著既勇於對抗以色列,又能達成停戰協議而嶄露頭角。米勒指出:「哈瑪斯以更強勢的姿態出現,整合了加薩走廊的控制權,也獲得更大的合法性。」在巴勒斯坦人民眼中,加薩民兵領袖這回比以往更勇敢對抗以色列。未來如果各方能達成更廣泛的協議,加薩的經濟封鎖也將有所緩解。
米勒指出,「讓巴勒斯坦問題重新登上國際舞台的是哈瑪斯,而不是(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現在阿巴斯已無法宣稱他代表所有的巴勒斯坦人,也暴露出他根本沒有影響哈瑪斯的籌碼。
伊朗飛彈失效 影響減弱
至於伊朗,儘管一向與哈瑪斯往來密切,但這回卻只是隔岸觀火;而伊朗提供給哈瑪斯的飛彈,卻有數百枚在飛往以色列的半空中被「鐵穹」攔截下來,這也使得伊朗的氣勢大為減弱。現在如果以色列攻擊伊朗,伊朗還能指望哈瑪斯在後面牽制以色列?
經過短短幾天的開戰與停火之後,整個地區的敵、友情勢已轉變,也勢必將對未來更進一步的和平談判帶來重大影響。,
新興組合基金研究(EPFR)指出,
,到2月6日為止的一周,
,日本股票基金吸金創34周以來新高,
,散戶投資人的淨申購金額更創2006年第2季以來的高峰。
EPFR分析,
,日圓貶值,
,讓出口商更有競爭力,
,是日本新首相安倍晉三驅動日本經濟方案的一部分。日圓對美元已創兩年以來新低,
,日股投資人進場參與。,
新加坡「小印度」本月八日暴動後,
,新加坡媒體同業不僅一次問我們這些外籍媒體對此事的觀點,
,也好奇外媒如何在有限新聞線索中還原事件原貌。
四十四年來新加坡第一次暴動,
,外媒的看法與報導方式是新加坡媒體的重要參考點;星媒在討論中常「建議」我們,
,「你們(外媒)應該多寫一些」。
星媒寫的也不少,
,大多完整報導政府公告事項,
,舉凡記者會中平息暴動過程,
,警方的說法、作法。甚至副總理張志賢、總理李顯龍先後肯定參與平息暴動的警察,
,與參與平亂的警察共進午餐、早餐,
,重覆性高,仍舊大篇幅版面。
少數媒體雖質疑警方的作法,但是大多數媒體在節骨眼必須更精準下筆,最保險的做法就是完整引述官員的談話。例如,律政部官員強調,五十七名將被遣返的南亞裔外勞「無權在我國(新加坡)法律下,上法庭挑戰相關指令」。
因為外勞一旦被認定他們對新加坡國家安全造成威脅、例如參與暴動,就可以請他們離境。至於如何認定、誰來認定、認定過程,星媒著墨之處有限。
相較媒體角色,此地公民團體維護涉案外勞權益的努力,令人敬佩。
涉及小印度暴動的南亞裔外勞遭到起訴時,此地公民團體頻頻出面為這些外勞發聲。
「公平勞務組織」及「亞細安人權機制」曾提出「未經審訊就遣返涉嫌滋事的外勞是否合理?」;「公平勞務組織」認為,「冗長司法程序的成本,不應該是遣返外勞回國的原因」。
他們安排義務律師協助涉及暴動的印度外勞打官司,幾乎涉案者可以一人一位律師;亞細安人權組織還強調,法庭的基本角色若是保護所有人的權利,不論他是本地人或是外地人。
這些公民團體令人尊敬之處在於,他們之前的意見雖然並未被新加坡政府接受,卻仍舊呼籲程序應該藥透明公開;他們認為暴動是不幸的,但反思相關課題並確保涉案外勞權益,此時更顯重要。,
北市勞動局表示,
,中山區德惠街上知名龍頭超商進行門市裝修工程,
,今年4月15日發生一起勞工使用合梯不慎墜落死亡的重大職業災害。經過兩個月調查與經勞動部核定後,
,前天已將該筆訊息公布於「職災地圖」網站。
合梯為裝修工程中經常用於高處作業的設備,
,但也常因使用不當而釀災。去年11月29日和平東路一段一起採光罩修繕工程,
,也因使用合梯不當造成勞工墜落死亡。
勞動局表示,
,今年4月15日發生的這起職災,
,勞工未戴安全帽,
,也未使用移動施工架,
,都是不應出現情況。
北市勞檢處表示,今年至今已發生8起職災,其中7件都與墜落有關。
以去年為例,北市共發生6件裝修工程嚴重受傷職業災害,其中2件作業勞工因使用圓盤鋸、砂輪機不當而受傷,4件為作業勞工自施工架墜落受傷。
北市勞動檢查處表示,1999也常接獲市民檢舉裝修工程有物體飛落危害,或勞工未戴安全帽等。工程常因趕工而忽視勞工安全管理,易造成災害。20日也接獲信義區某知名書局裝修工程發生一起勞工受傷職業災害通報,已進行調查。
勞檢處20日突擊檢查南京東路上2處知名飯店及銀行裝修工程,現場有多處墜落、碰撞、切割、跌倒及感電等危害,共5家事業單位違反勞工安全衛生相關法令規定。勞檢處共通知改善20項次、部分停工1項次、罰鍰2項次,預計裁罰6萬元。,
毅嘉(2402)在上周法說會後,
,因首季營運表現亮麗,
,以及新製程搭上穿戴裝置熱潮,
,股價累計漲幅逾三成,
,今天依規定公布近來財務數字,
,自結3月單月每股稅後純益0.33元,
,較去年同期成長200%。
毅嘉自結3月營收10.16億元,
,年增52.56%,
,稅後純益1.08億元,
,較去年同期成長191.89%。,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昨偕夫人彭麗媛啟程出訪拉丁美洲三國,
,外界認為習第二次外訪選擇此地區,
,目的是想填補美國因油頁岩氣開發,
,在千里達及托巴哥遺留的能源採購空缺,
,改善與墨西哥的貿易競爭關係、化敵為友,
,並以哥斯大黎加作為未來鬆動台灣邦交重地的新支點。
習近平訪問拉美三國後,
,將於六月七日到美國加州,
,與美國總統歐巴馬展開首次「歐習高峰會」,
,被視為是此次出訪的重中之重。
習近平出訪拉美,
,戰略意義重大。亞洲華爾街日報指出,過去十年,中國大陸一直對加勒比海地區提供大量經濟援助和投資,目的除在聯合國爭取外交支持與獲取穩定能源供應外,也希望能在此區建立戰略立足點。
千里達及托巴哥是中國大陸傳統友邦,亦是加勒比海地區重要石油與天然氣出口國,然近年美國因油頁岩氣開發取得突破並成功量產,能源對外依存度下降,據美國能源情報署統計,去年從千里達及托巴哥進口的天然氣量,僅是二○○七年的四分之一。
報導指出,習近平首站選擇千里達及托巴哥,除穩固傳統邦誼外,主要目的是填補美國的能源空缺,獲得新的液化天然氣供應地;而少了美國採購,對千里達及托巴哥而言,現與中國大陸建立能源關係合約十分重要。
第二站選擇墨西哥是希望化敵為友。墨國向來是拉美地區最大製造基地,自中國大陸成為世界工廠後,中墨關係一直處於競爭的緊張狀態,現因中國勞動成本高漲,加上墨國出口出現反彈,一名墨西哥政府官員表示,「我們想要忘掉過去,從競爭對手轉變為貿易夥伴」。
墨西哥政府官員透露,中墨雙方將討論降低雞肉、龍舌蘭等商品的進口關稅;美洲理事會和美洲協會副總裁法恩斯沃認為,中國活躍於加勒比海地區,並非是想投射影響力,而是為尋求大宗商品來源地,用以推動中國大陸國內經濟成長。
第三站哥斯大黎加則攸關台灣邦交。報導指出,中國大陸展現友好姿態目的是想說服加勒比海國家在外交上轉而承認北京,且近年大部分援助與投資均流向北京的邦交國;以○七年與台灣斷交的哥斯大黎加為例,中國國家開發銀行正計畫投資數十億美元,協助該國擴建一座煉油廠。
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向來是美國「後院」,然以今年度的援助預算提案看,美國對此地區的援助規模僅十七億美元,呈逐年下降趨勢;分析人士即指出,習近平正試圖透過訪問拉美地區,展現中國與開發中國家日益密切的經濟和政治關係。,
即將失效之際,
,總統巴夏爾.阿塞德(Bashar al-Assad)政府昨晚致函總部位於開羅的阿盟,
,表示若阿盟接受敘國開出的條件,
,敘國也願意讓觀察員入境。
敘利亞外交部發言人馬克迪希(Jihad Makdisi)告訴媒體,
,敘利亞對「依照所提條件簽署這項合作協議」,
,「反應積極」。
阿盟秘書長阿拉比(Nabil al-Arabi)確認收到敘國這封立場改變的信函後表示,
,信中提出「新的要求」。
他說:「我們已和阿拉伯國家外交部長連繫,
,他們已獲知這封信的消息」,
,並表示,
,正在進行協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