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技指數走勢 圖/經濟日報提供 分享 facebook 台股上周五震盪盤堅,
,櫃買生技醫療指數逆勢收黑,
,終場下跌0.02點,
,跌幅0.02%,
,收在132.54點;就上周整體表現而言,
,櫃買生技醫療指數則下跌0.26點,
,單周跌幅為0.2%。觀察族群近五個交易日表現,
,以台微體、達爾膚等漲幅逾10%最耀眼;馬光-KY、雙美等,單周股價也漲逾5%。,
一艘萬噸級貨物滾裝船「台北快輪」日前停靠在平潭金井港三號泊位,
,這是福建平潭首艘往返台北港的高速滾裝貨輪。幾天後,
,將載運各種貨物從平潭駛往台灣,
,單程僅需六小時左右。新華社報導,
,「台北快輪」由台灣華岡物流集團和平潭綜合實驗區交通投資集團聯合運營,
,船長約167公尺,
,船寬24公尺,
,船深約17公尺,
,總噸位1萬8080噸。該船採用貨櫃連車架一同運輸的方式,可實現快速裝卸。貨船一次最大可載運230個TEU(20呎標準櫃),可運載跨境電商、快件、小貿市場貨物及一般貿易貨物。通過該航線,進出口貨物可快速到達台北港,並通過台北港船舶或台北桃園機場轉運至世界各大海港及空港,實現進出口貨物的「海海聯運」和「海空聯運」。近年來,平潭不斷推進兩岸物流產業合作。2017年10月台灣平潭兩岸海外公共倉儲在台北開業,成為大陸在台灣設立的首個海外倉,主要以跨境電商、海運快件為業務支點。「台北快輪」投入使用,將為閩台貿易開啟一條穩定高效的貨物通道。中新社指出,「台北快輪」28日起常態化運行,將年執行150個以上往返航次,營運初期航線規畫以平潭港、台北港為主幹道,每周一、三、五由平潭出發至台北。,
三歲男童遭受家暴全身身痕累累。 圖/翻攝自爆料公社 分享 facebook 新竹三歲男童疑因學習與行為障礙遭虐,
,男童生父指他罹患亞斯柏格症;醫師認為,
,類似情況家長應愈早讓孩童接受治療愈好,
,並要有願意幫助孩子的心,
,在參與早療時,
,醫師、老師、家長共同參與,
,學習教導孩子技巧,
,耐心教育,
,才能讓孩子有顯著進步。警方轉述男童父親說法,兩周前男童故意在他和同居人床上便溺,後來變本加厲,隨地大小便,還用手玩弄排泄物,他才會用束帶綑綁雙手,只是象徵性懲罰,不是虐童。 男童父親並向檢察官說,男童的學習與行為障礙,是因罹患亞斯伯格症,在馬偕醫院經過確診,但社會處並沒有男童病史登載及早療紀錄;社會處說,男童家長有以兩名兒子名義申請中低兒少生活補助,但可能尚未尋求醫療協助,將向醫院查證。伊甸基金會早療督導林淑娟認為,男童父親與同居人沒有讓孩子接受早療,可能是經濟問題,也可能是沒時間;不過就男童居住位置,附近有三至四間醫療機構及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走路就能到。,
中國大陸由政府調控的經濟發展呈現「忽冷忽熱」狀況,
,官方媒體人民日報海外版引述專家分析強調,
,大陸經濟的自身機制還不完善,
,政府應減少干預,
,不能完全依賴於宏觀調控,
,而忽視市場機制。
報導指出,
,過去10多年大陸經濟不時犯「冷熱病」,
,一會兒投資過熱,
,鋼鐵廠、水泥廠等遍地開花,一會兒政府調控,很多領域投資驟然降溫。
近來,大陸各地投資衝動再現,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去年東、中、西部固定資產投資分別年增17.8%、25.8%和24.2%。專家分析,今年這種趨勢還會進一步加強。
專家分析,大陸外貿增速去年下滑至6.2%,預計今年外貿形勢仍不容樂觀;受制於外需萎縮,各地將經濟增長點放在對內擴大投資。另外,換屆、提振經濟和城鎮化建設也是引發投資衝動的原因。,
稅改後,
,外資股東股利扣繳率提高1個百分點已出現效益。7月綜所稅稅收240億元,
,較去年同月(負91億元)大增331億元,
,財政部統計處副處長陳玉豐表示,
,有二個原因,
,其中之一就是外資股東股利所得扣繳率由20%提高至21%。陳玉豐指出,
,7月綜所稅稅收大幅增加,
,原因之一是因大額盈餘分配所得扣繳稅款入帳時間提前,過去大企業多在8月分配盈餘,但今年提前在7月。原因之二是稅改後,外資股東股利扣繳率提高至21%,使得7月綜所稅稅收達240億元。 陳玉豐說,往年7月因綜所稅第一波退稅,稅收表現並不亮眼,去年是負91億元,但今年增加了331億元。影響所及前七月綜所稅稅收3,446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增394億元,成長12.9%。陳玉豐表示,前七月稅收以營所稅增加506億元最多、綜所稅增加394億元次之。,
「中國經濟面臨艱鉅挑戰!」著名中國經濟分析師陶冬10日指出,
,受新領導層反腐影響,
,由官方大量支出撐起的經濟成長將出現下滑,
,民間消費也同樣萎縮,
,增長恐難達標。他也評析美歐日的挑戰,
,指美國復甦力道疲弱,
,聯準會升息將影響市場;歐洲就業市場疲軟,
,又可能面臨通縮;日本安倍經濟學無法做出結構性改變,
,未來成長恐不樂觀。
瑞士信貸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師陶冬10日出席「2014全球經濟挑戰─大師智庫論壇」,以「QE退出、改革與風險」為題,剖析中國、美國、歐洲及日本經濟面臨的困境。
中國反腐敗壓經濟
「反腐敗打掉高端消費,也使低端消費跌落!」陶冬指出,施行反腐敗後不僅由政府支撐起的高端消費萎縮,也蔓延至低端消費;由於考核機制不再以GDP增長為核心,地方政府也暫緩投資。
陶冬指出,反腐動作直接打擊消費,若出現大訂單,反而還會被關切是否有利益輸送情事。以臘肉臘腸為例,今年年前發生異常的滯銷狀況,原因在於占訂單總數3成的國營企業,不再大量購買發給員工當禮物,訂單沒了,豬肉的需求減少,年前豬價史無前例的下跌,甚至連通膨率都下降,都是反腐造成的效應。
美升息時機關鍵
年初全球各大經濟預測機構紛紛指出,歐美經濟已呈現緩慢復甦。不過,陶冬認為,美國實際增長是各經濟體中最少的,過去衰退後僅需4個月回復,這次卻花了15個月才走出泥淖,且相當疲弱。
至於關鍵的QE退場,陶冬分析,由於聯準會以每月百億美元的穩健速度縮減構債規模,實際上已難衝擊市場預期,重點在於何時升息。他預估,升息時機應在明年年中,屆時將嚴重衝擊全球市場,而由於市場提前揣測升息時機,因此最快今年秋季市場就會出現震盪,結果是好是壞,則取決於主席葉倫升息的步調。
歐洲就業問題大
在歐洲部份,陶冬認為,「歐豬」國家發債成本下降,明顯改善市場對風險意識,投資人又開始購買收益佳的債券,促成良性循環。不過,歐洲就業市場幾乎完全沒有改善,各國彼此差距又極大,如德國趨近完全就業,西班牙失業率高達2成,讓歐洲央行(ECB)無法拿捏是否應再次施行寬鬆。
【安倍經濟學難再起】
對於日本經濟,陶冬則完全看衰。「安倍經濟學面臨破產風險,」他說,今年頭2季高於4%的成長率是來自在消費稅升高前的提前消費,以及為填補缺口而祭出的刺激措施,到了下半年,日本政府就無以為繼,增長可能降至1%以下;安倍以貶值帶動成長的方式已是「強弩之末」,股市和企業利益確實拉高,但核心的薪資仍未改善,而工資不漲,就沒有消費。
他表示,安倍經濟學大勢已定。第一,由於產業大量外移,貶值無法裨利出口,反而使進口貨物價格上漲;其次,日本央行宣稱擬將通膨率控制在2%,但若真的來到2%,將增加發債成本,讓大量收購公債的銀行吃下壞債;再者,就業不振完全沒有因為貶值而獲改善,政府將面臨消費呈現負值,通膨卻上升的兩難困境。【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香港恆生指數昨日收盤28173.21點,
,大漲618.91點,
,漲幅2.25%,
,是28個月來收盤新高。 (中新社) 分享 facebook 香港恆生指數在「十一黃金周」首日休市後,
,昨(3)日開市氣勢如虹,
,收盤指數上漲2.25%,
,是2016年5月以來最大單日漲幅;收盤指數報28,
,173.21點,
,大漲618點,創下28個月來新高點。華爾街見聞報導,大陸股市休市要到下周才開市,但受到上周中國人民銀行定向調降存款準備金率,以及大陸官方9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創下5年新高的刺激,香港恆生指數昨日開盤就上漲1.2%,全日成交金額也增為港幣1,031.29億元。恆生國企指數昨日一開盤漲幅就超過2%,收盤上漲3.62%,報在11,305.38點。其中,在香港上市的銀行類股開盤紛紛呈現大漲。中國工商銀行在港股價開盤大漲3.8%,創8月15日以來最大盤中漲幅。中國建設銀行在港股價開盤也大漲3.4%,創8月25日以來最大盤中漲幅。除了金融業外,港股的汽車類股也大幅上漲。其中,吉利汽車收盤大漲12.27%,正通汽車大漲8.25%。在房地產業方面,中國恆大大漲8.8%,融創中國上漲4.6%,萬科企業漲2.9%。分析認為,人行先前宣布對大陸普惠金融實施定向降準,力度遠超市場預計。滙豐證券發表報告指出,受惠大陸改革推動,預期香港恒生指數明年底升將至30,000點,較現價潛在升幅6.5%。而國企指數明年底目標12,500點,較現在指數潛在升幅約10.6%。滙豐證券指出,隨著各國央行適度「收水」,亞股或將受壓,加上中共「19大」會議即將在10月18日召開,「19大」會後股市通常處於穩定格局,預料香港恆生指數在今年第4季或許將趨向平靜。此外,受到中國恆大在港股大漲影響,根據富比世雜誌公布的即時資訊,中國恆大董事長許家印以402億美元的身價,再次成為大陸首富。,
中共新一屆全國兩會(人大、政協)今天登場,
,為政協、人大和政府三大系統進行人事調整。此一換屆也意味中共第五代領導人習近平、李克強全面接班,
,開啟習李體制時代。對台灣來說,
,最關心仍是習李體制的對台政策和新的對台人事布局。
上周,
,即將出任中共國家主席的總書記習近平與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在北京「連習會」,
,其主要意涵有二:一是象徵新舊交替與傳承,
,對外表明習已從胡錦濤手中接下中共對台工作領導小組組長一職;二是對台灣各界宣示和保證中共對台政策的連續性和一貫性。
就對台人事安排部分,
,從去年十一月中共十八大到今年三月人大政協兩會和政府換屆,
,大陸政治體制的四大系統,都出現大幅度的人事更迭,由此,中共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也將出現全面大換血。
今年二月十九日舉行的中共對台工作會議,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俞正聲代替賈慶林與會並發表談話,顯示俞正聲即將接替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及其對台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之職;而身兼對台工作領導小組秘書長的國務委員戴秉國退休後,盛傳由升任國務委員的中共外長楊潔篪接替。
至於對台領導小組其他成員,也都出現異動消息。根據往例,中共中央對台領導小組成員包括:中共統戰部長、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中共中央台辦主任、國安部長、主管金融經貿的副總理、商務部長、代表軍方系統的副總參謀長等人。
中共統戰部長、中辦主任於去年中共十八大前調整人事,分別由令計劃、栗戰書出任。原小組成員、主管金融經貿的副總理王岐山成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主管紀檢工作;而原代表軍方系統的副總參謀長馬曉天也升任共軍空軍司令員,離開總參系統。另外,中台辦主任王毅盛傳將會轉換跑道,商務部長陳德銘也傳有異動。如此一來,對台領導小組成員幾乎全面更換。
中共的對台政策方針和原則,有其一貫性和穩定性,不會因人事更迭而有所變動。從鄧小平、江澤民到胡錦濤,中共幾代領導人的對台政策基本原則,諸如「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不放棄對台使用武力」、「反對台獨」等,都沒有動搖或變化。換句話說,中共對台政策的和平統一戰略目標不變,變化的僅是戰術與手段運用。
習近平長期主政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區,與台商和台灣各界多有接觸,被歸類為中共高層官員中少數的「知台派」,而習近平本人思維靈活不僵化,外界大多預料他在處理兩岸事務時,會出現比胡錦濤時代更為寬鬆和彈性的作為。
以目前兩岸發展來看,兩岸暫處於動態穩定,胡錦濤定調的和平發展時期,將會持續一段時間,習近平在掌權初期將按照既有的對台政策和方針,循序漸進發展兩岸關係,不會輕易求變。在習近平權力鞏固或兩岸關係大環境出現變化之際,習近平可能會適時推出更大開大闔的對台主張或策略。(系列完),
教育部駁回台大校長遴選結果後,
,管中閔(左二)強調將採司法途徑釐清事實。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分享 facebook 剛贏得總統大選時,
,蔡英文提醒黨員同志要謙卑再謙卑,
,然而兩年來我們只看到野蠻強橫及毫不妥協的醜陋面貌,
,從軍公教年金改革、勞基法修法、不當黨產條例立法、促進轉型條例等,
,動輒挾多數暴力強行表決,
,民進黨儼然是阿凡達中的強橫惡勢力。近來處理台大校長遴選一事,
,使用各種下三濫手段,
,硬是把「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管中閔橫加攔阻。「排除異己,悍拒異見」似已是該黨的主流。絲毫看不到「包容異己,尊重異見」的民主與進步,短短兩年不到,我只嗅到納粹法西斯的氛圍,排山倒海逐漸逼近。水利會會長選不過就改官派;台大校長顏色不對,不惜使出洪荒之力,卑劣手法卡管拔管,無視台大校務遭延誤。 這樣一個靠不義手段執政的政黨,真不知還能橫行到幾時?!,
國際貨幣基金(IMF)昨公布最新「世界經濟展望(WEO)」報告,
,下修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預估,
,但上調中國成長率預估值。IMF並預料明年及之後全球經濟復甦力道將增強,
,主要是靠新興市場及開發中國家帶動。IMF將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預估值由百分之三點四下修為百分之三點二,
,但將中國預估成長率上修零點二個百分點至百分之六點五,
,顯示看好中國經濟轉型平順。根據WEO報告,
,先進經濟體以日本的成長預估下修幅度最大,
,二○一六年從成長百分之一降到百分之零點五;美國、歐元區等大部分國家普遍下修零點二個百分點。IMF將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預估大幅下修一點一個百分點至百分之一點五,但明年將加速至百分之二點二。IMF預測,從二○一七年起,隨著中國進口需求回升,「亞洲四小龍」的經濟成長可望進一步加速。,